起初看这套剧并不是“谍战”这个题材,而是被演员阵容所吸引的,李易峰、周冬雨、李小冉、张鲁一、“一剪梅boy”尹正等等,这套电影级阵容组合成了一部谍战剧,而且今年谍战剧也瞄向了偶像担当这个噱头,陈学冬的《解密》之后,又有李易峰这部《麻雀》,比起以往谍战剧由实力派影星担纲的状况,此次偶像派和实力派的激烈碰撞会产生怎样的火花呢?
《麻雀》已于9月5日在湖南卫视播出,追了两集。由于没看过海飞的原著,昨晚还抽空看了一下大纲简介,对该剧还是有一些看法在里面的。
谍战剧,如今依然是小荧幕上比较热门的剧种之一,但今不如昔,在孙红雷的《潜伏》,吴秀波的《黎明之前》的风潮引领下,带动了随后市场上无数谍战剧,平心而论,如今的谍战剧已经有些式微了,不如2010年前后那段火爆时期,如今小荧幕上的主流是宫斗、职场、花样美男这些。但这部明星荟萃大制作《麻雀》,却以偶像剧的外衣包裹了传统的谍战题材,联想到前不久的《解密》和《伪装者》,这条路线大概是谍战剧在如今这个时代下的全新形象,以华丽的外表重新将观众拉回到谍战题材之下,这叫次时代谍战剧。
但光有光鲜的外表是远远不够的,从实力派换成偶像派,内容物无法达标,终究还是“换汤不换药”,无法重立谍战剧的品牌,那么这部《麻雀》究竟还具备哪些特质,让我们称之为次时代谍战剧呢?
首先该剧发生的大环境,1940年汪伪政府建立之后的故事。这与前一阵流行的很多谍战剧发生在建国前夕或者抗战胜利前夕不同,也与更早的国共合作之前的国民政府时期不同,将故事场所选定为汪伪政府,倒是与《伪装者》类似。这个环境的选择以此形成了三方势力的纠葛,从表面上的军事战斗到内部暗涌的谍战,都是最白热化阶段,三方都是绷着一股劲,因为谁都知道,在这个关键环节下,少有差池就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在这个高压大环境下,《麻雀》的带入感很快,上来就是毕忠良等人在舞厅实施抓捕,沈秋霞被捕。该剧整体节奏张弛有度,但每集中都是危机四伏,双方都在一鼓作气发力暗中较劲,导致该剧情节跌宕,始终处于一个高速运转的状态中,危机事件此起彼伏,敌我人士互相试探,台词之中的针锋相对,暗含杀机。从前几集的观感上而言,该剧无疑抓住了谍战精髓之处,依靠明线情节和暗线“抖包袱”的特点来烘托气氛、增强观感。
其次就是故事情节设置,众所周知,在所有以悬疑为主题的影视作品中,观众作为“上帝视角”审视整个内容,关于几位主要角色的真实身份往往是面向观众而挑明的,正因如此,他们在剧中的步步为营和险境才是牵动观众内心的,这就是明线。而暗线就相当于悬疑小说中的凶手设定,向观众隐藏一部分角色身份,并通过故事推进和情节设定来将观众引入新的环境之中,从而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故事随即进入一个更加激烈的暗涌之战——也就是“忠奸人”时代,同样也是该剧的一大亮点之一。没错,就像约翰尼·德普与阿尔帕·西诺主演的《中间人》那样,李易峰与张鲁一之间的故事,以及随后出场的周冬雨与李易峰,李易峰与张若昀之间的关系,情义和情感与阵营之间的针锋相对,三方势力的角力,将该剧带入一个连环套连环的谍战之中,也迫不及待的要追看随后的故事。
在角色设定方面,前期看可以称该剧为“双雄”对决,潜伏者与伪政权上司之间的关系,男人之间的惺惺相惜和针锋相对故事永远充满了魅力,再加上不同阵营的选择,令他们的关系错综复杂。两位的明争暗斗在前几集中已经展开,尤其是审问沈秋霞时,开枪与否的争执,李易峰与张鲁一的矛盾关系对立,令该剧的情节张力陡然增强,并且会有令人意想不到的发展。
?《麻雀》这套剧凭借着以上几大亮点给观众带来极佳的观感。加之几位演员的精彩演出,李易峰与张鲁一的博弈喷发,偶像派与实力派搭配得当。李易峰的双面形象,吊儿郎当的日常与紧张焦虑的内心形成对比,张鲁一老谋深算演技令人信服,同时周冬雨的美人爱英雄,李小冉的巾帼之色,也点缀着整体过剩的荷尔蒙。这个“一剧两星”的高压时代,“大体量大制作大影响大话题”等等为诉求的超级之作成为市场的主流,《麻雀》这套次时代形式示人的谍战剧,无疑是其中的代表。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