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这部电影,之前就了解到同名舞台剧的存在,但一直无缘观看,如今的电影版《脱皮爸爸》,导演司徒慧焯与编剧佃典彦,是舞台剧的原班人马,再加上吴镇宇凭借此片还搞下了第36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男主角提名,还是有必要关注一下这部电影。
开门见山,《脱皮爸爸》的故事我挺喜欢,作为一部奇幻电影,该片的奇幻元素大致借鉴了《大鱼》和《返老还童》,主题嘛,参考下去年韩寒的那部《乘风破浪》即可,父亲与儿子的奇幻故事。这正是奇幻电影的特质——奇幻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这类电影都有一个共同点:现实生活百无聊赖,但通过某种背离现实或者超自然的神奇力量作用于主角身上,有时会产生阴差阳错的喜剧效果,有时会顿悟人生和感动,结果都是会改变人物的生活态度。 《脱皮爸爸》就是这样,电影所呈现的,与父母沟通的代沟,用这样一种光怪陆离且深刻的方式来进行统一,但个人最看重的,还是片中的少年情怀。
![]()
但是比起《乘风破浪》,本片关于“代际”的和解只是第一层主题,更深层次的在于,让你了解到一个真正的父亲,了解到真正的人生。
在电影中,古天乐生活窘迫,母亲病逝、工作不顺、妻子要求离婚,还有一个老年痴呆的拖油瓶父亲。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代际”其实是比较弱的,因为本片在开场并没有过多的建立矛盾关系,只是通过点出了一个生活状态。在此前提之下,古天乐在现实中遇到了6个不同年龄段的父亲。这样奇幻“遇见”,实际上也是主角同父亲的故事,对自己人生的一次重新审视。有的时候,即便时间不能重来,但做出最由心的选择永远为时不晚。
![]()
这才是《脱皮爸爸》的主题,在父亲不断蜕变的不同年龄段中,少年时的奋斗、美丽的春夏、人生的铺张,一点一滴的在儿子与父亲这样奇妙的“遇见”中一一兑现。在这种安排下儿子能够亲历父辈的生活艰辛,几次大喜大悲,同样是一个找寻“人生真谛”的过程,主角能够积极地介入父辈的生活,于是引出了一连串的光怪陆离的故事。最终发现,因为每个父母,也都曾是少年。每个人的命运,也都是命中注定。
或许《脱皮爸爸》中大起大落的人生之中,这不是一部能让每个人都能感同身受,却能让少数人在观影过程中看见一个“别来无恙的少年”和“渴望年老的父亲”。这电影承载着是一种“不懂事” ,而不是年轻时所没有的“老成” “稳重” 。如果你需要极其紧密的思维和逻辑,不好意思,那个时代,再老成,再稳重,展望人生的宏图,也不过是少年罢了。
![]()
就像每次吴镇宇“脱皮”之后,几乎忘记自己原本是一个杖朝之年的老者,他的脑子里只有少年的往事。其实就像现在的我们,还是那句老话,无论你是一个怎样的人,“怀旧”这种东西,或多或少还是会有的,并不是那个时代好,而是我们长大了。时间可以让所有的激情趋于冷静。
就像古天乐一样,不再好高骛远而脚踏实地的努力。
后悔是常有的事,但他们不能充斥我们现在和将来的生活。承认他们、接受他们、像个男人一样面对新生活。
![]()
就像电影的结尾,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相遇”,六个阶段的父亲围坐在一起,互相吐槽,是对电影主题的升华,时光的碎片只会在时光长河中逐渐消逝,我们所该做的,只不过是要一直往前走罢了。
评论